上医要闻

致敬大师丨登研剖真,科韵长存 纪念齐登科教授诞辰120周年

作者:米文丽 金嘉怡 等摄影:李大伟来源:基础医学院发布时间:2024-04-20

43日是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二级教授、著名解剖学家、中国解剖学会发起人之一的齐登科教授诞辰120周年纪念日。为继承与弘扬前辈先贤在医学教育上的精神和优良传统,4月19日,登研剖真,科韵长存——齐登科教授诞辰120周年纪念暨学术报告会在复星楼一楼会议室举行,齐登科先生的学生代表、家属代表,复旦上医老领导、师生代表等共聚一堂,共同缅怀齐登科先生。

这是复旦大学“致敬大师”的系列活动之一,由复旦大学基础医学院主办,上海市解剖学会和复旦大学基础医学院解剖与组织胚胎学系承办。

齐登科(1904~1971),男,汉族,河北行唐人,中共党员,解剖学二级教授,中国解剖学会发起人之一。1931年毕业于河北大学医学系,师从北京协和医学院著名解剖学专家谭忧黎(Tandler)教授专攻局部解剖学。曾任上海第一医学院人体解剖学教研室主任。先后担任中国解剖学会理事,上海解剖学会副理事长,卫生部医学科学委员会人体解剖学及神经解剖学专题委员会委员等。

左焕琛发言

上海市原副市长、基础医学院原院长、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学系教授左焕琛教授分享了自己在上医求学、工作期间与齐老相处的小故事。回首在上医求学工作的日子,左焕琛坦言,从学生时代到留校工作,齐老为她的成长付出了很多心血。当齐老发现她有绘画天赋时,便从模型厂请来师傅教她绘画基本功,后来,更是亲自教她画解剖图。齐老的言传身教对她的学习和工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国家哪里有需要,人民哪里有需要,他就到哪里去。”左焕琛回忆道,齐老辗转不同医学院,在各地都做出了不凡的贡献,“齐老的家国情怀与严谨治学、事必躬亲的精神影响着一代代上医人赓续先贤,接续奋斗。”

丁文龙、许家军发言

从收集中国人的解剖资料、编写我国的解剖学教材,到战火纷飞中帮助各地医学院校建设解剖学科,再到1947年创办中国解剖学会、1964年创刊《解剖学通报》(现更名为《解剖学杂志》),中国解剖学科的发展离不开齐老的杰出贡献。中国解剖学会监事长丁文龙教授在致辞中回顾了齐老为推动中国解剖学发展倾注毕生心血的经历。中国解剖学会副理事长、上海市解剖学会监事长许家军教授回忆了《解剖学通报》编辑部早年间在发稿前,往往会请教齐老后才定稿的故事。齐老治学严谨,对每一份稿件都一丝不苟。如今,《解剖学杂志》已经成为国内主要的核心期刊之一。

齐振生发言

“传承”是齐登科先生留给学生和子女最宝贵的财富、最光荣的使命。齐登科教授家属代表齐振生先生回忆分享了父亲带病坚持工作、关心教研组同事与学生的往事,以及成长过程中对自己与姐姐的深刻影响。齐振生先生回忆说,自己小时候父亲的身体状况不太理想,学校允许父亲在家中上班,但父亲仍然时不时地硬撑着去学校上班。父亲将大量的时间都花在了解剖实验室,指导师生,甚至从自己的工资中拿出一部分资助家庭困难的学生。父亲去世时,家里收到了来自全国各地甚至海外的吊唁。

左焕琛发言

梁强博士应邀创作的纪念齐登科诞辰120周年画作

复旦大学基础医学院解剖与组织胚胎学系教授、人体科学馆馆长周国民以齐老的工作照片为索引,详细回顾齐老求学、就职上医、创建国立贵阳医学院、用科学事实驳斥错误观点、抗战西迁、应召回校等生动故事。为纪念齐登科先生诞辰120周年,周国民还特邀人体科学馆驻馆艺术家梁强博士(又名麦子)创作了两幅画作,表达对齐老的深切怀念和崇敬之情。

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徐军,基础医学院院长雷群英先后致辞,复旦大学党委原副书记、原上海医科大学党委书记、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学系教授彭裕文,上海医学院党委原书记程刚等嘉宾出席纪念活动,上海市解剖学会、医学院相关部门负责同志、基础医学院师生代表参加活动。

制图:实习编辑:温从键责任编辑:李雪娇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