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消息

“人民的需求就是我们奋斗的方向!”

福庆科普讲坛2024全国爱肝日活动举行

作者:王寅、孙芯芸摄影:来源:复旦大学图书馆医科馆发布时间:2024-04-12

阳和启蛰,春光作序。近日,福庆科普讲坛2024全国爱肝日活动在复旦大学图书馆医科馆举行。我国治疗性乙肝疫苗的开拓者之一、中国工程院院士、教育部/卫健委医学分子病毒学重点实验室教授闻玉梅和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国家传染病医学中心主任张文宏带来科普讲座《认识乙肝病毒》和《乙肝的预防和治疗》。

人民的需求就是我们奋斗的方向。”

每次讲课都坚持自己做PPT的闻玉梅院士

乙肝病毒是怎么被发现的?乙肝病毒有什么特殊性?乙肝病毒慢性感染为什么难以治愈?其实,乙肝病毒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可怕,可怕的反而是不够了解和误解。闻玉梅院士在《认识乙肝病毒》的科普讲座中详细讲述了乙型肝炎病毒的发现和人类与之抗争的历史。

闻玉梅院士从病毒是最小的微生物说起,详细介绍了五种肝炎病毒的命名和传播方式。乙型肝炎是病毒性肝炎中最严重的一种,而乙肝病毒的发现源于人血清蛋白的研究。20世纪60年代,乙肝研究的先驱Blumberg在澳大利亚原住民的血清中发现了后来被识别为乙肝病毒表面抗原的“澳抗”,这一发现远早于DNA测序技术的发明。随着研究深入,明确了这是一种肝炎病毒,且接受输血时血液中有抗体则不会感染。闻玉梅院士介绍,Blumberg经过不懈的努力和艰苦的研究,克服了资金短缺的障碍,成功带领团队研发出了乙肝疫苗。随着乙肝可通过性传播这一情况受到重视,乙肝疫苗得到了大力推广。

闻玉梅院士深入浅出地讲解了乙肝病毒的特殊性,乙肝病毒的形态与基因组结构,以及临床多样性等内容,分析了乙肝病毒慢性感染难以治愈的主要原因,一是乙肝病毒基因储存库长期存在,二是肌体针对乙肝病毒的免疫功能受损。

她还介绍了自己实验室的工作以及目前乙肝研究中的难点,并展望了全球消灭病毒性肝炎的愿景。“到2025年,发病率要减少30%,死亡率减少10%;到2030年,我们希望发病率减少90%,死亡率减少65%。”闻玉梅院士说,“乙肝病毒慢性感染到现在还是危害全世界人类健康。” 任重而道远,这是全世界都在努力攻克的问题,只能靠科学研究。

科学研究最基本的是什么?献身精神,就是你要不怕困难,你也不要怕终生可能发表不了好文章,可是我愿意献身在乙肝(研究)上面,我觉得这个精神是最重要的。”闻玉梅院士鼓励大家继续用科学研究了解乙肝病毒,为人民需要的科研方向而奋斗,“我们要为民解困,为国解忧。努力,努力,再努力!人民的需求就是我们奋斗的方向!”

图片

随后,闻玉梅院士与线上线下观众就“我们在乙肝的根治上还能做些什么工作”“RNA病毒持续感染是否和乙肝这类DNA病毒的持续感染有相似性”“个人为了预防乙肝能做些什么”等问题进行了互动。

强化全流程管理,进一步改善乙肝患者的预后

图片

张文宏教授讲解乙肝的预防与治疗

跟人家谈朋友的时候,要不要问人家你是不是乙肝(表抗阳性者)?人家如果(乙肝表抗)是阳性的话你就不干了,你的爱情价值就这么低吗?”张文宏教授用幽默风趣的开场开启了科普讲座《乙肝的预防与治疗》。

张文宏教授表示,乙肝病毒慢性感染的很多机制目前还没有明确的界定,乙肝病毒携带不应该成为结婚生育的阻碍。他在讲座中介绍,目前乙肝治疗和抗肝硬化治疗的药物效果良好,可以通过孕晚期抗病毒治疗,达到宫内感染接近100%阻断。对于乙肝病毒携带者还需要进一步提高诊断率和治疗率,强化全流程管理,进一步改善乙肝患者的预后。

图片

大三阳转小三阳的患者是否需要长期抗病毒治疗?”“有家族史的乙肝患者是否需要开启治疗?”“饮酒对肝脏有什么影响,乙肝患者饮酒危害会更大吗?”张文宏教授一一解答了线上线下观众的提问。

讲座前,美国微生物学院院士、美国传染病协会会士、EMI杂志副主编汤一苇教授向复旦大学图书馆捐赠了174册珍贵的微生物专业图书。这批图书不仅收录了我国临床微生物学近年进展,还有目前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内部发行的标准与指南。作为校友,汤一苇教授以捐赠图书这一特别的方式向母校表示感激。他希望这批赠书能够补充医科馆的馆藏,帮助国内的临床微生物诊断工作。

图片

汤一苇教授向复旦大学图书馆捐赠藏书

本次活动由复旦大学图书馆联合国家传染病医学中心、九三学社上海市委科普工作委员会和EMI杂志联合主办,采用线上线下结合方式,通过复旦大学图书馆医科馆视频号及国家传染病医学中心、OrientalIDWeek、海上科普讲坛视频号等多个平台同步直播,吸引观看直播超1.97万人次,点赞超3.7万次。

制图:实习编辑:王雪婷责任编辑:李雪娇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