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医要闻

聚焦两会丨复旦上医代表委员带来这些“金点子”

作者:摄影:来源:医学统战部发布时间:2024-01-27

图片


市两会复旦上医代表委员合影

122日、23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上海市第十四届委员会第二次会议、上海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先后隆重召开。来自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的4名人大代表及12名政协委员围绕人民群众最为关心的医疗卫生、科研创新、人才培养、城市发展等内容积极建言献策,参会履职。会议召开期间,陈澍、钱菊英当选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上海市第十四届委员会常务委员。全国政协委员吴凡、朱同玉、徐丛剑、张文宏应邀列席。

市人大代表周俭:

建议有关部门加快出台促进医疗机构

开展医学科技成果转化模式创新工作细则


上海市人大代表、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副院长、肝肿瘤外科主任周俭认为,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应该树立科技成果只有转化才能真正实现创新价值、不转化是最大损失的理念。

他建议,以加快上海市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为契机,加快出台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模式创新的相关工作细则,着力破除制约科技成果转化的障碍和藩篱,促进科技与经济深度融合,加快上海生物医药科技创新赋权改革的步伐。


市人大代表雷群英:

关注教育、科技、人才议题

上海市人大代表、复旦大学基础医学院院长雷群英在本次两会上带去了有关教育、科技、人才等方面的四个建议。

她表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离不开教育、科技、人才的战略支撑,作为一名教育和科技工作者,我将始终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原则,探索个性化引才用才育才举措,着力培育心怀“国之大者”的顶尖人才;坚持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立足国内,放眼世界,勇于开拓,锐意创新,聚焦原始创新,努力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坚持强化原创评价体系,从“破五唯”到“立新标”,弘扬教育家和科学家精神,践行学术高内涵发展和贡献导向,为大力推动上海国际科创中心建设贡献力量。

全国政协委员张文宏(受邀列席):

公共卫生体系是

打造韧性城市中的重要一环

122日下午,上海市政协十四届二次会议举行分组会议,全国政协委员、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列席会议。

在现场,他分享了妈妈生病就医经历,并提出老年人高热如果在家超过一天以上,就会有脱水风险,应该及时去医院就医。张文宏还表示,公共卫生体系是打造韧性城市中重要一环,但基层医疗机构的处置能力有待提高。如何把三甲医院的能力能够充分释放到基层,建立一个从基层到三级的、可以连通的体系,“我觉得这个要做的,哪一天到冬天,我们看到大家住院不用排队,大家去看病不需要拥挤,我自己觉得这个体系我们就建成了。”

市政协常委钱菊英:

优化陪诊服务,健全就医保障体系

近年来,医疗机构通过智慧医院建设、便捷就医数字化转型构建智慧就医新模式。但与此同时,就医新模式也存在一定的使用准入壁垒。对于老年、行动不便、异地就医等就医弱势人群来说,陪诊服务的需求日益迫切,在医院帮助特定人群就诊的陪诊服务也应运而生。然而,由于目前有的“陪诊服务”缺乏相应的准入标准和监管规范,服务的边界存在“灰色地带”。

上海市政协常委、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副院长、心内科副主任钱菊英认为,如何通过细化服务需求、界定服务边界、提供服务保障,从而做好陪诊服务管理成为当下迫切且必须解决的新课题。

市政协常委陈澍:

进一步优化家庭医生签约服务


上海市作为全国首批试点推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地区,积极倡导“1+1+1”签约服务模式,着眼于特定重点人群和加强慢性病管理。但在实际操作中,家庭医生可支配的上级医院号源、检查资源有限,导致居民对家庭医生服务的信心有所削弱。

对此,上海市政协常委、华山医院科研处处长、感染科副主任陈澍建议,进一步优化本市家庭医生签约服务,重点人群与普通人群实行差异化管理;考核指标应明确具体服务项目,发挥“以考促建”的引领作用;优化绩效奖励机制,将中长期的签约服务质量与绩效考核挂钩;统一全市电子健康档案。

市政协委员袁正宏:

加强高等教育调研,支撑上海科技创新


上海市政协委员、复旦大学党委副书记、上海医学院党委书记袁正宏表示,经济稳中向好,让大家对2024年经济发展充满信心,建议加强上海品牌建设,特别是文化品牌建设,适度发放消费券,释放消费潜力。

他建议,进一步加强高等教育、基础教育方面的调研和经费投入,扩大医学教育的规模,真正建成人民满意的教育和高水平人才高地,支撑上海科技创新;充分依托大学科技园,推动生物医药发展;建议每个区将科技创新园区进一步系统集成,使其更好发挥作用。

市政协委员许剑民:

建议进一步加强

大肠癌新筛查技术研发推广

目前社区居民大肠癌的筛查主要手段是问卷调查和粪便隐血试验,其优势是经济性较好、可操作性较强,但缺点是精准性已不能满足当前筛查需求,而肠镜检查作为诊断的金标准,目前尚无法用于普筛。

为此,上海市政协委员、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结直肠外科主任、结直肠癌中心主任许剑民建议,对于初筛粪便隐血或问卷调查阳性但拒绝肠镜检查的高危人群,开展进一步无创性粪便和血清标本检测,若检查结果为阳性,再积极建议进行肠镜检查。许剑民建议从政府层面,大力支持开发类似技术的研发和推广应用,提高筛查技术的精准性和便利性。

市政协委员徐虹:

加强上海市基层儿科体系建设,

化解儿科“堰塞湖”式就诊难题

随着新一轮寒潮的来临,上海的儿童专科医院再次涌入大批发热的患儿和陪诊家长。从治疗策略上来讲,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儿科的方案和三甲医院儿科基本一样,家长却不买账,当中出了什么问题?上海市政协委员、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教授徐虹对此进行调研,并在市两会上提交了提案《加强上海市基层儿科体系建设,化解儿科“堰塞湖”式就诊难题》。

徐虹委员调研发现,尽管不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也在积极地招聘专职的儿科执业医师,但真正能招到人的,少之又少。为此她提出三个建议。首先,儿科医联体牵头单位和区域性医疗中心,要切实肩负起对社区儿科的能力指导和培训,特别是首轮进修完成后,每年还要继续带教、培训、考核,更新专业技能。其次,要鼓励通过培训的社区医生在上级医院坐诊看病,鼓励上级医院派医生去社区多点执业,通过这种双向轮岗来缓解问题。此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可以在原有的儿保诊区附近增设独立空间的儿童诊室,借助儿科与儿保的联动,来增加家长的信任黏度。

市政协委员缪长虹:

建议规范国家药品一致性

评价、定价及原研药购买

上海市政协委员、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麻醉科主任缪长虹委员经过调研发现,目前药品一致性评价指标和过评仿制药质量保障有待完善,原研药采购困难,部分药品定价过低。为此他建议保障原研药医院内外购买渠道并规范院外原研药定价,规范药品一致性评价标准,适当参考市场化机制,完善药品合理定价机制。

市政协委员潘志刚:

落实轨交车站内的自动上下行

设施的适老化改造计划

随着上海人口老年化日趋深化,构建老年人健康友好环境显得尤为重要。上海市政协委员、中山医院全科医学科主任潘志刚发现,目前一些地铁站缺少上下行自动扶梯。这让许多膝盖脆弱的老年人感到头疼。他建议对一些缺少上下行自动扶梯的地铁站进行排摸改造,尽快增设上下行自动扶梯。

再来看看其他代表委员们关心哪些问题?

带来哪些建议→

市人大代表

毛颖

需要拥有更高的视野、更新的理念、更优的诊治手段以及更强的接诊能力,彰显上海国际化诊疗水平,保持上海医疗高地。

市政协常委

吴晓晖

建议优化地铁肇嘉浜路站命名;建议强化医企合作,促进高端医疗设备研发。

市政协委员

周平红

建议优化对住院医师培养,加强对青年医师关心关怀。

市政协委员

莫晓芬

建议加快发展赛娱经济,打造上海青春活力名片。

市政协委员

赵晨

建议补强公共卫生教育短板,为医防融合赋能增效。

市政协委员

吴劲松

建议在全市各级医院“胸痛中心”和“卒中中心”开展日常战备演练及考核;严格控制“人工子宫”类全周期人工生殖替代技术研发。

121日召开的市政协十四届二次会议预备会议,通报了推选的2023年度市政协优秀提案名单。陈澍委员提交的《关于完善配套措施,加速临床研究成果转化的提案》荣获上海市政协2023年度推选优秀提案。

制图:实习编辑:责任编辑:李雪娇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