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医要闻

扩大“朋友圈”!专家学者、临床医生齐聚“医理结合”论坛

作者:摄影:来源:上海医学院学科规划与“双一流”建设办公室发布时间:2023-12-04

为切实发挥综合性大学多学科优势,更加广泛深入地推进医学学科内部和医学学科与其他学科间的交叉融合与协同发展,服务学校“双一流”和“第一个复旦”建设,121日下午,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学科交叉融合系列论坛之“医理结合”论坛在枫林校区明道楼二楼报告厅举行,并同步线上直播。

本次论坛也是继基础-临床交叉融合与转化论坛、医工结合论坛后,该系列推出的第三场论坛活动。本场论坛聚焦医理交叉成功实践、前沿态势、前瞻思考和推进举措,来自医科各院所平台、附属医院及高分子科学系、生命科学学院、化学系、材料科学系等理工科院系的专家学者和师生代表齐聚一堂,共探医理融合之道。论坛由上海医学院学科规划与“双一流”建设办公室主办,药学院、高分子科学系携手联合承办。


交叉碰撞火花,融合孕育未来。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副院长朱同玉教授在开幕致辞中指出,复旦是一所综合性多学科大学,文理医工之间存在良好的交叉基础。本次论坛同步推出的第三批《校内跨学科交叉合作意向需求汇编》正是医科各单位抛出的橄榄枝,希望能通过学科交叉融合系列论坛搭建的平台,充分利用综合性大学办学优势,打造良好合作氛围,让学科交叉融合产生“1+12”的效果。要更深更广地推进交叉融合,要建立跨学科的“朋友圈”、打破“舒适圈”,进一步为推动交叉融合构建系统、搭建平台、落实保障。朱同玉表示,未来,上海医学院还将着力加强与投资界、产业界、企业界等社会资源的对接,推动校内学科交叉融合成果变成产品,真正形成科技创新的闭环,使更多的患者和广大民众受益。


剖析学科交叉前沿态势


在学科交叉前沿态势分析报告环节,高分子科学系教授丁建东、药学院教授蒋晨两位专家先后登台,为观众带来颇具宏观高度和前沿深度的精彩报告,该环节由药学院院长李聪主持。



不要去搭别人的便车,而是要努力让人家来搭我们的便车。”丁建东强调了创新在科研工作中的重要性,“复旦大学科研工作者应追求创新型成果的转化。”在他看来,推动学科交叉融合,有助于激发更多创新火花。

在报告中,丁建东从国家发展规划与科技创新需求的宏观层面深入阐述了医理、医工结合的必要性,接着通过医疗器械和生物医用递送材料研究转化方面的两个具体案例,分享了自己多年来探索推进医理、医工结合产学研的历程、收获与思考。丁建东团队历时17年与公司和医院等单位合作研发通过表面修饰调控细胞与材料相互作用的新一代介入治疗器械,用以防止非瓣膜性房颤病人出现脑卒中和心肌梗死。团队研发的国际首例具有纳米涂层改性表面的左心耳封堵器获得了中国和欧盟等地的医疗器械注册证,已在49个国家和地区植入应用2.3万例,取得了细胞与材料相互作用研究与转化的全链条成果。

团队另一个研发产品热致水凝胶,属于国际生物医药用首批次材料,即在科技创新过程中开发成功并实现应用的新材料。先后获得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工博会和日内瓦发明金奖。目前正在学校支持下积极探索路径推进转化应用,已形成多种产品管线,“我们通过不断合作,走好科研成果产业化的‘最后一公里’。”丁建东表示。



如何使药物穿过体内重重屏障,准确到达患病部位发挥作用,药物递释系统至关重要,而药物递释系统高度依赖于高分子材料的精准设计。针对于此,蒋晨重点分享了长期以来通过搭建跨学科团队推进智能药物递送系统研究的心得。

我们的研究就是引导药物去想让它去的地方,达到靶向递送、控制释放的效果。”蒋晨表示,在人体内,药物最难通过的屏障便是血脑屏障,98%以上的药物难以通过血脑屏障进入中枢。而多学科的携手,正在助力科研工作者破解这一难题。

在研究的起步阶段,蒋晨就引入纯理科背景的核心成员,构建“药学-化学”交叉团队深入开展合作。最终通过特定高分子材料的应用,实现了药物载入以及靶向传递两个功能,成功将药物智能化递送引导到了大脑相应部位。蒋晨表示,智能药物递送系统是重大科学问题和临床重要需求,只有通过药剂学与高分子科学、材料科学等医理交叉融合,才能推动递药系统的多功能化与智能化。


分享学科交叉实战经验


在案例分享主题报告环节,材料科学系教授步文博,中山医院教授、内镜中心主任周平红,华山医院教授郁金泰,药学院教授周璐先后分享了各自开展跨学科交叉合作的实战经验和心得体会。该环节由高分子科学系教授陈国颂主持。



步文博团队长期从事材料电子态调控用于重大恶性疾病的精准诊疗研究,通过推进材料化学与肿瘤医学的交叉融合,首先提出和建立了利用肿瘤微环境启动经典芬顿反应、高效介导肿瘤氧化应激死亡的化学动力学疗法(CDT),极具临床应用潜力。他从材料化学、临床病理、代谢通路、蛋白编辑四个角度,详细报告了十年来从“单打独斗”到不断“开门融合”做科研的心路历程转变,用自身的成功实践证明了医理交叉的可行性和必要性。“没有做不到,只有想不到。”他提醒青年学者们,一定要注重培养不同学科知识的融合能力,将为科研工作带来新的突破。



胃癌是严重威胁国人健康的三大致死性肿瘤之一,然而传统内镜诊断模式存在诊断主观性、时间滞后性等问题,建立与内镜检查相匹配的全新诊断模式具有重大研究意义和临床现实需求。周平红敏锐地抓住了拉曼技术带来的机遇,他积极联合物理系季敏标教授组成多学科交叉攻关团队,通过受激拉曼与人工智能两大技术的结合,实现了理论、应用“双突破”和内镜快速组织学智能诊断方法学创新,树立了飞秒受激拉曼医学研究的国际领先优势。未来,团队将在此基础上,通过设备的小型化以及实现更精准的分类诊断,推动受激拉曼光谱成像技术真正从研究所走向手术室、内镜室(From bench to clinics),以及在除了内镜以外的其他临床病理诊断领域得到新应用。



深耕神经内科多年,郁金泰深知医理结合的必要性。“医院具有临床大数据和需求应用场景,理工院系有先进模型和大数据解析算法。”郁金泰表示。他领衔的团队与类脑智能科学与技术研究院程炜教授团队以此为交叉合作点,聚焦共同关注的老年脑健康问题,组建了理工医等多个学科交叉创新的老年脑健康智能诊疗团队。“过去,研究者单打独斗经验丰富而团队合作经验不足,因此在合作过程中需要双方通过各种方式加强彼此交流、建立信任,要以优化机制来撬动和保障有组织科研,才能不断推进合作向实向深。”郁金泰表示,从实践来看,他的有效经验和做法包括试点推进研究院科研人员与临床专家互聘,组建重大临床课题联合攻关团队,组织常态化学术交流活动等。



从药物的研发路径看,新药开发天生就需要交叉融合。原创新药研究的关键是新药靶、新机制的发现,需要临床医学、生命科学、化学与药学的紧密结合。”周璐开门见山指出药学学科交叉融合的重要性。

聚焦靶点匮乏制约创新药研究这一突出瓶颈,周璐详细介绍了自己在糖代谢、脂代谢靶标确证及原创药物研究、新靶标高通量筛选体系建立三方面的跨学科交叉合作代表性工作。“要做就做别人没有做过的,如果一味跟跑,很难有出头之日。”周璐表示,复旦大学学科齐全,在全新靶点的发现上具有强大的合作优势。只要科研工作者在交叉合作中充分融入,与临床医生密切沟通,真正从临床需求出发,就一定能在交叉成果产出和临床转化应用上取得突破。


圆桌论坛碰撞思维火花



第一场圆桌论坛现场,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唐翠、高分子科学系教授孙雪梅、生物医学研究院研究员卢智刚、中山医院主任医师沈雳、肿瘤医院研究员江一舟和药学院青年研究员王璐等,围绕医理交叉融合经验分享和措施建议开展交流。该环节由高分子科学系教授杨武利主持。

一定要多与医生交流!”从事放射药学与分子影像学研究的王璐认为与临床需求紧密结合才能找到切入点。他建议要更多地设立交叉融合基金、举办论坛、汇编发布需求等,从而帮助大家快速精准对接合作需求。

凝练核心的临床问题是关键。”江一舟认为,要充分借助交叉学科的思想与机制认识疾病的本质,理解疾病发生发展的关键节点,再回到临床找出难点痛点,才能真正使患者受益。江一舟表示,合作关系建立要以解决临床重大需求或科学问题为终极目标,不能仅仅以一篇文章、一个项目作为合作的终点。

临床诊疗技术的突破离不开基础医学和生命科学等基础学科的支撑。”沈雳表示。作为临床医生,要做医理、医工乃至医理基、医工基的结合,才能寻求解决临床问题的最佳方案,形成成熟的闭环,产生突破性的医学成果,解决临床中的一些世界性挑战。他建议通过设立双导师专业,充分挖掘最优秀学生的潜力,进一步推动实现学科交叉。

合作是双向的。”卢智刚分享了自己的体会,通过学科交叉融合解决医学问题的同时,也解决了生物学问题。“通过生物学角度创造寻找的靶点,需要临床上的落地应用来验证靶点的真正潜力,这是学科各自发展的需求、也是造福人类的共同需求。”他认为通过学科交叉融合系列论坛搭建平台是非常有益的做法,能够为各方创造交流平台,树立合作典型。

信任是合作的首要条件,其次是执行,最后是要解决真的问题。”孙雪梅分享两个合作案例后得出这一结论,交叉的过程中需要双方都往前走一步、去实实在在地付出。她还指出,交叉研究最重要的是人,需要更多优秀人才加入共同努力。

合作的点很多,需要彼此多多交流、不断碰撞。”唐翠建议在AI为各个学科提供了新平台新路径的态势下,要更多地增进对合作方专业领域的了解,积极促成合作。研究生跨专业招生对推进交叉合作十分重要,希望学校能给予进一步的引导支持。



在随后进行的第二场圆桌论坛现场,陈国颂、化学系青年研究员凡勇、材料科学系青年研究员刘艳颜、儿科医院院长王艺教授、公共卫生学院教授阚海东和脑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张嘉漪等围绕跨学科交叉合作成果评价与转化应用的思考展开交流。该环节由李聪主持。

学科交叉融合是必然趋势。现在学科单靠自身很难走远。只有通过不同学科间的学习交叉,成果经验共享和需求导向,才能走得更远发展更好。”凡勇认为,科研工作者只要踏踏实实地把科研做好,起到引领作用,就能促进合作建立,从而进一步发挥与扩大优势,实现更好的发展。

跨学科科研转化面临两点难处,一是如何培养学生愿意去干转化;二是如何把合作者凝聚起来。”张嘉漪认为,破解这些困境,需要在机制上寻求突破。脑科学研究院今年就试点了学生毕业成果认定的改革。张嘉漪表示,要从科研理念、探索精神的塑造出发,努力寻找到合作多方都契合的工作方式,使大家安心参与进来,心往一处使,久久为功。

评价医学的转化或者临床转化,最重要是把激励放在医院。”王艺强调。要在各个附属医院设立开放性的临床转化基地,发挥出医院的引领和推动作用。要进一步完善沟通交流机制,同时在深化推动双聘PI制度、建立以解决病人实际问题和新技术应用为导向的评价指标机制等方面多管齐下,才能更好地促进临床实践和应用。

要扩大朋友圈,与更多的医生朋友还有企业界朋友认识交流。”陈国颂分享了自己近期的感悟。她认为推进交叉合作成果产出和转化,最关键的还是要做好教学科研,这是创新的根基。她指出,应该发挥复旦的优势,做好基础研究,稳固根基,同时兼顾转化。

公卫学科要发展,一定要把多学科交叉这个法宝用好。”阚海东表示,公卫学科的流行病、环境、政策三大优势领域和团队,都已经受益于校内多学科合作。在转化方面,对公卫学科而言,政策的转化效应更为凸显,将更好地推动国家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

产业化道路固然艰辛,但我们一直在尝试。”刘艳颜以肿瘤治疗纳米药物的落地转化探索为例,指出研究成果发表后,给研究者带来更大挑战的正是落地和转化问题。需要科研工作者一步步摸索,不断尝试,同时,也需要相应评价体系和制度的保障支持。

复旦大学“双一流”建设办公室主任、上海医学院学科规划与“双一流”建设办公室主任吴骅教授主持了本次论坛。他表示,“医理、医工结合环节多、有难度,但科研工作者要勇敢跨出合作的这一步,实现从点到面、从个人到团队到平台不断‘升级’。”据悉,复旦上医学科交叉融合系列论坛之医文融合论坛将于明年校庆月期间举办。


与会嘉宾合影

制图:实习编辑:责任编辑:张欣驰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