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医要闻

复旦上医原创主题话剧《行走在大山深处的白衣天使》再次上演

作者:金雨丰摄影:来源:上海医学院党委学生工作部、学生工作处发布时间:2023-11-01

只有科学,才能护佑健康!”

你们踏遍的青山,我们也会再去!”

以真情感人,以深情化人,以至情愈人。”

这就是大医生!”

时光流转,山河行遍。从1968年到2023年,从东海之滨到西南山区、雪域高原,一幕幕服务患者、服务人群的故事在舞台上历历上演。

1022日、23日晚,重新编排创作的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原创主题话剧《行走在大山深处的白衣天使》在中山医院福庆厅连演两场。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党政领导、上医老领导、话剧原型“指点江山小分队”的老校友、“博士生医疗服务团”代表和复旦上医师生代表观看了首场演出。

《行走在大山深处的白衣天使》根据真人真事改编,讲述了60年代的“指点江山医疗队”1994年以来的“上医博士生医疗服务团”的动人故事。从赤脚医生、巡回医疗,到支医支教、定点帮扶,再到远程医疗、多学科会诊,一幅幅时代图景,一段段服务基层、踏遍青山的如歌岁月在话剧中得以展现。新编排的话剧以贵州剑河、宁夏西吉、青海玉树、云南永平等地发生的故事为背景,继续讲述博士生医疗服务团学习弘扬上医前辈“爱国奉献,服务人群”光荣传统的感人事迹,同时也展现国家脱贫攻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以及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必胜信心,持续弘扬和传承复旦上医“为人群服务,为强国奋斗”的精神。

话剧中,一批批上医学生白衣启航、接力奉献、服务人群、不断成长。他们走在前人走过的为民服务之路上,用实际行动诠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医务工作者职业精神,在祖国大地上不断书写奋斗的青春华章。


薪火相传,服务人群

上世纪60年代末,一批上医学子积极响应毛主席“把医疗卫生工作的重点放到农村去”的伟大号召,自发组织起“指点江山”医疗队,志愿到最艰苦的地方去,扎根贵州省黔东南山区11年,先后转战3个驻点,用学到的医学知识为当地群众防病治病,先后筹建、完善了能解决疾病重症的基层医院,为乡村培训了一批赤脚医生、卫生员,改变了当地缺医少药的面貌。医疗队员被当地群众亲切地称为“毛主席派来的好医生”。

“为人群服务”的接力棒,在一代代上医人之间传递。1994年,原上海医科大学成立博士生医疗服务团。博医团致力于发挥医学博士生的专业知识,每年赴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少数民族地区开展医疗帮扶,先后有千余人次投身博士生医疗服务团工作,服务时间超过1万个日夜,开展大型义诊服务群众5万人次,行程10万余公里,服务覆盖面已经拓展到全国16个省、市、自治区的26个县38所医院。他们用无私付出成就了长达29年的奉献接力,被老百姓亲切地称为“行走在大山深处的白衣天使”

博士生医疗服务团和“指点江山”医疗队两代人,在“行走”的路上进行时空对话,对于“爱国奉献、服务人群”的共鸣激励着他们不断前行。在这场奉献接力中,每一代人都在书写着时代的答卷,复旦上医“为人群服务、为强国奋斗”的精神,代代相传。


台上台下,共话奉献精神

演出谢幕,现场掌声雷动。今年是上医创建96周年,这出精彩的话剧凝聚了上医学子对上医精神的感悟。“深入一线服务的精神,正在一代代传承下去”。首演结束后,复旦大学党委副书记、上海医学院党委书记袁正宏和剧组成员交流时表示,感谢大家用话剧形式记录、展示上医历史。他相信,上医人一定会沿着颜福庆老校长创建上医时的道路走下去,初心不变,始终为人群服务、为强国奋斗。

来到现场的,还有“指点江山医疗队”的老前辈们。观看演出后,原上海计划生育研究所所长、“指点江山医疗队”老队员高尔生深受感动。他深情回忆了参加基层服务的经历,感谢学校为小分队给予的支持帮助,并寄语新一代的博医团成员,在学习上要走得更高更深,践行“正谊明道”的院训,更好为群众服务。

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2022级博士生、博医团学生团长陈天慧曾多次参与博医团服务,她被话剧中发生在西海固等地的原型故事和人物深深触动。她表示,一定会接好接力棒,并决心以专业所学服务群众。

这是博医团精神跨越时空、跨越山河的传承。附属中山医院2023级直博生韩丞治是博医团的新成员,他在观演后说到,“感受到的不仅仅是厚重的责任感,还有不断提升自己的紧迫感,要争取像前辈们一样,即使在偏远地区也有能力独当一面,为人群服务。”

博医团的步履不停,《行走》的故事永远年轻。”附属华山医院2019级临床医学(八年制)本科生李蔚怡曾参演了去年的话剧。今年,坐在台下的她仿佛又和前辈们重走征程,“我们将接棒书写现代医学的新篇章。”

本次话剧的工作人员、人才工程(一期)兼职辅导员金雨丰被话剧中呈现的医者仁心打动。他表示,将深刻理解作为“人学”的医学,用好这一宝贵教材,争做上医精神的传递者。

原班人马”,传承创新

2022年,原创话剧《行走在大山深处的白衣天使》上演,获得了观众的好评和点赞。今年,话剧在去年成功演出的基础上进行了重新编排创作,保留最具代表性的经典片段,增加新的故事,更为全面地展现了一批批上医学子在祖国各地的服务历程。为更好打磨剧本,主创团队进一步查阅史料、采访博医团前辈,再次亲身参与博医团服务采风,开展了大量调研工作。演职人员利用空闲时间精心排演筹备,话剧团队成员和博医团成员也共同在排练过程中,不断进行角色的体验交流和故事的讨论。

参与演职工作的,既有老面孔,也有新成员。在话剧排演的过程中,他们共同感悟上医人一以贯之的激情担当,也用自己的方式延续传递着这份精神。一次次的演绎,让演员们对人物形象的理解愈发丰满清晰。公共卫生学院2023级博士生文泽轩是枫林剧社的骨干,两度参演话剧编排,在剧中饰演颜老师,其塑造的人物形象为偏远地区提供优质医疗服务的坚持从未动摇。基础医学院2021级本科生舒文俊饰演梁医生,这是一个因受到博医团帮助而立志走出大山,成为博医团一员的关键角色。在一次次的调度和转场中,舒文俊仿佛和博医团的前辈们一起用脚步丈量山河,见证他们的使命担当。

今年的话剧,还增加了博医团不久前在青海开展服务的新故事。“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基础医学院2021级本科生许凯羿饰演的洛桑爸、邓晓峰被博医团成员的仁心仁术所打动,上医精神代代相承,激励着他决心向前辈学习,为祖国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生物医学研究院2023级硕士生李翀扮演赵思扬、德吉。他感概,“很荣幸能扮演博医团的一员,给观众展现这么优秀的医生形象,希望上医博医团的精神一直传承下去!”

理想者永不独行!”编剧许静波接连参与了两次编剧工作。他表示,第二次与博医团同行,让他看到了更多复旦上医人服务人群、服务社会的坚持。导演纪欣怡表示,话剧力求用多样的艺术化手段将博医团的故事更好地呈现在观众面前,不仅表现医生用医术救人,还展现了他们用情感和医疗观念帮扶、支持、鼓励病人的信念。

这条路漫漫又长长,你的身影是一片光”。在话剧出演之际,特别推出了由许静波作词、中山医院张洪寅子作曲的话剧主题曲《行走》,致敬医路前辈,并向广大医学生发出做国之栋梁的号召。

据介绍,话剧由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党委学工部编排创作,由学生出演。11月29日、30日,话剧还将在复旦大学相辉堂上演。

制图:实习编辑:责任编辑: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