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医要闻

喜讯!复旦上医钱菊英、吴毅、余波获2022年“上海工匠”称号

作者:摄影:来源:中山医院、华山医院、浦东医院发布时间:2023-02-20

近日,上海市总工会发布《关于命名2022年上海工匠的决定》,命名 100 位同志为 2022年上海工匠。复旦上医钱菊英、吴毅、余波榜上有名,荣获2022年“上海工匠”称号。

祝贺!

为复旦上医的大师工匠们点赞!

一起来看看他们的风采吧!


中山医院 钱菊英教授


工匠”不仅热爱自己的职业,而且精益求精地雕琢产品,追求完美,为行业和社会做出贡献。

医学事业的“工匠精神”,是发自肺腑地对生命的敬畏,是持之以恒地对医学的热爱,是心无旁骛地对职业的专注,是一以贯之地创新和突破。


【专家简介】


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九三学社第十五届中央委员会委员,现任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副院长,国家放射与治疗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心内科副主任、冠心病亚专科负责人,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常委,上海医学会心血管病专科分会主任委员。

1992年起,长期从事心血管内科医教研工作和医学科普推广。年门诊量3500人次,年手术量1000台,累积手术量超15000台;培养研究生50余人次;作为“急性心肌梗死绿色通道”成员,参与急救数百次;申报并授权专利10项;主持课题20余项,包括973重大专项、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基金等。参编专著及教材21部,包括《内科学》、《实用心脏病学》、《现代心脏病学》等;历年共参与发表论文680余篇,SCI论文260篇。参与国内外学术会议交流30余次。

学术技术领域主攻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及冠脉内影像功能学,其中在复杂冠脉病变介入、血管内超声检测等方面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参编“中国冠脉介入指南”、“血管内超声”等28部指南和专家共识;深度研究冠状动脉微血管疾病,构建系统性诊疗体系,探索疾病机制,发表重要学术论文;参与国产支架的改良以及可降解支架的创新研发,极大地降低我国冠心病患者的医疗支出;创新性提出“分子影像”技术对冠状动脉微栓子的检测。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在内的科研奖励14项。获评“上海医学领军人才”、“上海优秀学科带头人”等称号。


华山医院 吴毅教授

工匠精神”指的不仅是在业务上的精益求精,也意味着对学科的引领和锤炼。它既指的是个人水平的提高,也指的是带领团队、培养人才,实现技术的传承和创新。


【专家简介】


教授、主任医师、博导,康复医学科的学术带头人,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康复医学系主任。

以第一完成人身份获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16项,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和面上项目9项、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项目1项、国家重点研发项目子课题1项;授权专利15项;以通讯/第一作者发表国内期刊论文84篇、SCI论文36篇;以主要完成人获得省部级以上科技奖励10余项。

主要从事康复医疗工作,擅长脑卒中、脑外伤引起的功能障碍的康复治疗。在日常医疗中,吴毅教授积极弘扬工匠精神。为了让每一个患者尽快恢复各项功能,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率先提出建立“精准定位、精准诊断、精准康复”的康复理论体系,在业内产生广泛影响;为了加强精准康复的临床实践,吴毅教授在科室建立起完整的“非侵入性脑功能检查和刺激技术”平台,在国内处于领先水平;重视康复科研成果转化,推动转化出一系列小型化、智能化康复产品,惠及广大基层医院;为了积极推动康复信息化和康复物联网建设,吴毅教授牵头成立“长三角智慧康复专科联盟”,为长三角康复产业发展赋能。在他的带领下,华山医院康复医学科在全国专科声誉排行中连续三年排名第一,让沪上康复医学发展引领全国。

厚德精医、康复为民。吴毅教授在医学之路上下求索,不忘初心,仁心执医、潜心育人、恒心钻研、砥砺前行,始保持着对生命的敬畏。


浦东医院 余波教授

执一事 做一生

以仁心仁术医治百姓疾苦

以精湛技术解救万千生命

以渊博学识倾囊相授后辈青年

以毕生心血研究疾病发生与防控机理

以创新材料器具研发引领医疗技术


【专家简介】


医学博士、主任医师,二级教授,复旦大学博士生导师,上海市浦东医院院长、党委副书记,上海医学会血管外科专委会主任委员,上海市重点专科血管外科学科带头人,上海市血管调控与重塑重点实验室负责人,曾获上海领军人才、上海仁心医者、上海医务工匠等殊荣,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从事血管外科临床工作30余年,累计完成腹主动脉及颈动脉等手术7000余例,是我国最早开展颈动脉内膜切除术和颈动脉支架成形术的专家之一。发明国内首套颈动脉手术专用器具,总结与开创了“无热缺血颈动脉内膜剥脱术”和“全保护下的颈动脉支架成形术”,将围手术期卒中/死亡率降低到1%以下,使大量颈动脉狭窄的病人免于卒中风险。成立数个以颈动脉外科为特色的临床专科与科研平台,在国际上首次提出了颈动脉“双腔征”、颈动脉硬化狭窄“SSPC评估体系”以及“EndoCEA”等新的手术理论及自主手术器具研发,引领国内乃至全球颈动脉外科手术器具的发展。联合多学科进行国家脑防委脑卒中筛查与防治三级联防体系建设,主持编写国内首个颈动脉狭窄外科治疗指南,连续十五年举办了国家级颈动脉外科学习班,培养颈动脉外科专业人才,将这一手术安全推广到全国10余个省份与300多家医院。


制图:实习编辑:责任编辑:张欣驰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