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麻药应用于临床已有180年历史。目前,全球每年外科手术已超过3亿人次,但全身麻醉调控机制仍待阐明。全身麻醉与睡眠不同,但也存在诸多相似。全身麻醉与睡眠状态的脑电图特征在整体上存在不同且具有药物特异性,均可呈现慢波活动、delta波振荡等特征性变化,但二者均可引起意识水平降低并伴随肢体行为、自主神经等变化。因此,探索睡眠-觉醒神经环路如何参与全身麻醉的诱导和苏醒成为该领域的研究热点。
近年来,黄志力教授课题组研究发现伏隔核、腹侧苍白球、背侧纹状体、下丘脑室旁核、吻内侧被盖核、深部中脑背侧部等神经核团在睡眠-觉醒调控中发挥重要作用,同时发现促觉醒臂旁核谷氨酸能神经元、伏隔核多巴胺D1受体阳性神经元、丘脑室旁核等神经结构参与全身麻醉诱导和苏醒调控。
结合课题组研究成果国内外研究现状,2023年1月10日,黄志力和缪长虹课题组在Pharmacological Reviews杂志在线发表题为“Understanding the neural mechanisms of general anesthesia from interaction with sleep-wake state: a decade of discovery”的长篇综述(全文共23页+4个附表)。该文对该领域近10余年来200余篇重要研究成果进行综述,概括分析了睡眠-觉醒神经环路如何相互作用,调控全身麻醉的诱导和苏醒。该文进一步强化了人们对全身麻醉和睡眠-觉醒机制的理解,为进一步探索睡眠-觉醒和全身麻醉交互机制提供众多启示。
图一、卤代类吸入麻醉药全身麻醉诱导调控中,外侧缰核(LHb)谷氨酸能神经元和吻内侧被盖核(RMTg)γ-氨基丁酸能神经元促进麻醉诱导;伏隔核(NAc)多巴胺D1受体阳性神经元、丘脑室旁核(PVT)谷氨酸能神经元等抑制诱导;而中脑腹侧被盖区(VTA)和下丘脑视前区(POA)则因神经元类型和亚区的差异,发挥促进和抑制诱导的双重调控作用。
图二、丙泊酚全身麻醉苏醒调控中,外侧缰核(LHb)谷氨酸能神经元和下丘脑腹外侧视前区(VLPO)抑制苏醒;臂旁核(PB)谷氨酸能神经元、基底前脑(BF)胆碱能神经元等促进苏醒;而丘脑网状核(TRN)则起促进和抑制苏醒的双重调控作用。
复旦大学基础医学院/脑科学研究院黄志力教授与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麻醉科缪长虹教授为共同通讯作者,中山医院麻醉科医师包娓娓博士与基础医学院药理学系研究生姜姗为共同第一作者,复旦大学基础医学院曲卫敏教授和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麻醉科李文献教授为共同作者。
参考文献:
Bao WW*, Jiang S*, Qu WM, Li WX,Miao CH#, Huang ZL#. Understanding the neural mechanisms of general anesthesia from interaction with sleep-wake state: a decade of discovery.Pharmacological Reviews,2023.doi: 10.1124/pharmrev.122.0007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