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报道

她们拼尽全力,只为如常的生活如常归来

新冠疫情发生以来,儿科医院医疗团队始终在“疫”线奋战

作者:摄影:来源:附属儿科医院发布时间:2022-04-27

身披白色战袍,心怀医者初心,一批又一批复旦儿科人,在抗击新冠疫情的战场上发起了一次又一次冲锋。在万源路儿科医院新冠病房、在定点医院仁济南院儿科病房、在市公卫中心儿科病房,他们全力以赴阻击疫情,始终捍卫人民的生命安全,用实际行动践行“一切为了孩子”的儿科精神,“疫”无反顾守“沪”这座城。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医疗队进驻定点医院仁济南院半月有余,今天,让我们走近她们,了解她们舍小家为大家背后的故事。


紧急驰援仁济南院开展亲子家庭救治

4月7日,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医疗队进驻新冠诊治定点医院仁济南院,展开病例收治工作。儿科医院医疗队由周文浩副院长担任领队,呼吸科主任王立波、感染科主任俞蕙和新生儿科护士长陆春梅担任医疗组和护理组专家,来自各专科和职能部门的医、护、感控、管理骨干人才集结而成。

时间紧,任务重!刚一进驻,周文浩副院长便紧急召开医疗组和护理组会议,各项工作随即迅速同步展开,从制定完善诊疗常规、成立重症病例保障小组、每一楼层设立抢救室、梳理抢救流程,到床位准备、患儿三餐保障等等,医疗队事无巨细地全面铺开,当天午后即开始收治病例。

一个又一个新冠儿童诊疗病区顺利开设,并满负荷运作。身披白色“战袍”,每班12小时,每次入舱至少4-6小时,汗水浸湿了手术衣,口罩勒出深深的压痕,队员们不喊苦、不怕累,党员更是冲锋在前毫无怨言,践行“我是党员我先上”的诺言,他们用最强的韧劲、最实际的行动冲锋在第一线,“疫”无反顾地守“沪”这座城,守护人民的生命安全。4月11日的晚上,还召开了仁济南院儿科联合团队党支部组织生活会,儿科联合团队党支部全体党员参加了会议并在会上重温入党誓词,决心打赢这场疫情攻坚战。

仁济南院新冠儿童病区原本是成人病房。在儿科医院各科室的协调努力下,各病区翻着家底,把布置病房的各类物品都捐献出来,卡通画、游戏桌、绘本、玩具一应俱全,儿科医疗队费尽心思,将病房打造成温馨的亲子病房。此外,儿科医院社工部积极链接资源,在基金会和爱心人士的支持下,为每位患儿准备了精美的儿童玩具和婴儿用品,给患病的孩子们提供家一般的温暖。

照护患儿、关爱家长,多方扶助亲子家庭度难关

在仁济南院亲子病区,儿科医疗队员除了对新冠患儿进行日常的诊治和照护外,还格外留意对陪护家属的关爱。定点医院儿科病区护士长陆春梅天天日行超2万步,她关注着每一位家属的情绪动态。“隔着面屏戴着口罩交流,家属对我们的语气和眼神亲切度感受较浅,所以我们要更加耐心、用多种方式来让他们感受到医护人员的关爱,一起早日战胜疾病。”陆春梅常常这样叮嘱队员们。

针对亲子病区幼小年龄患儿较多,许多陪护的家长既是新冠患者又是新手爸妈的情况,4月15日晚,在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党委书记徐虹的倡议和主持下,一场新冠儿童和家长心理支持讨论会在线上进行。复旦大学心理系陈斌斌教授、儿科医院心理科朱大倩团队以及社工部等,在线上与周文浩副院长为领队的仁济南院医疗队骨干成员就临床上发现的问题,如何及早干预,帮助病患度过情绪波动期,进行了充分的讨论及提出了专业的指导建议。

有一名陪护宝宝的新手爸爸,沉默寡言,情绪焦躁。朱大倩通过与孩子的妈妈电话交流,得知这名爸爸自尊心很强,有打呼噜和抽烟的习惯,担心在病房里打呼噜会影响他人休息,导致其睡眠不好。通过增加与家属间的交流、提供可乐奶茶和零食等替代抽烟、协调有利于睡眠的空间等,来帮助这位新手爸爸度过焦躁期。

“六层西区,有一位妈妈情绪波动较大。” 儿科医院驻仁济南院医务部副主任周建国接到病房反馈后,立即前往了解情况。原来,这位妈妈是在坐月子时和宝宝一同感染的,入院后面临着一个人带孩子、母乳喂养影响夜间睡眠、缺乏自信害怕给孩子洗澡等,她提出希望让爸爸进来照护的要求。周建国认为,当务之急是保障她有充足的睡眠,以及增强她作为新手妈妈照护孩子的信心。于是,周建国和陆春梅商量后,决定增派人手轮流照护,先行保证这个新手妈妈夜间能有6-8小时的连续睡眠时间,同时在她为宝宝洗澡时提供一对一现场帮助和指导,增强育儿技能,帮助她度过情绪波动期。

夫妻分赴“疫”线,她为新冠宝宝汇聚爱心“千里送口粮”

胡纯纯是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儿童保健科的医生,在随儿科医院医疗队进驻定点医院仁济南院之前,同为医生的她的丈夫一周前已经前往方舱支援了。

“医生医生,11床的家长说小朋友嘴巴疼,吃的很少,你去看看吧!”,一名2岁多的小女孩因为溃疡,疼得没法吃饭,挣扎着不愿意让穿着防护服的胡纯纯碰她。在胡纯纯的再三保证下,小朋友乖乖地接受了检查,最后还拉了拉她的大白,轻轻地冲要离开的她喊“阿姨阿姨”,并不断挥手。

脱下大白,胡纯纯总是在想,期待很快有那么一天,大家都能卸下身上的这一层隔阂,毫无顾忌地面对每一个彼此曾经看不见微笑的人。

病房有很多小年龄的婴幼儿,如何挑选合格且营养价值优良的辅食和食物?从事儿童保健专业的胡纯纯,对此了如指掌,但怎样保证充足的物资能够及时送达,这让她多少有些不踏实。得知她的想法后,她的两位宝妈朋友当晚便和她拉了一个微信群,探讨辅食问题、确定了品牌和食物种类,并着手联系辅食品牌商告知物资需求。医院社工部联合复星基金会及众多爱心人士加入后,行动方案迅速展开。

事关幼童吃饭,大家心急如焚,都想让这批辅食尽快送达目的地。经过几次方案商讨和调整,最终决定4月11日晚8点,由品牌商将物资开车从深圳直接送往圆通广州集运中心,通过当晚的快递干线车发往杭州,随后马不停蹄地于12日晚间运达圆通上海集运中心。4月13日上午该批货物顺利送达。

最终,历经2天1400多公里的四地爱心接力,终于为宝宝带来了专用食物,还送来了小朋友的专用口罩。

小身躯大力量,她们用一言一行彰显党员本色

叶岚是儿科医院心内科的护士长,在仁济南院,她整天和护理姐妹们“泡”在病房里,一进舱就是4到6个小时,每次出舱都浑身湿透。下了班,她也不急着回酒店休息,静静地呆在办公室里整理和完善护理规章制度和抢救流程。有护士跟她开玩笑:“都不是年轻人了,这么拼不累吗?”叶岚轻描淡写地说:“我只有进舱了才知道我们哪里做得不足、哪里需要改进,我在病房里多呆一分钟,就可以为姐妹们赢得多一分安心。”叶岚护士长,用自己的一言一行,向身边的战友同事传递着共产党员榜样的力量。

张莹是一名有着丰富经验的感染科护士,曾多次进驻市公卫中心儿科病房。这次进驻定点医院仁济南院的护士大多年纪比较轻,有几人还是00后,每有年轻护士进舱,张莹都自告奋勇带着她们穿大白,一个个亲自把关。每天,她都会进舱指导护士姐妹,叮嘱她们需要注意些什么,不厌其烦。有人问她,你那么瘦小怎么有使不完的劲?张莹笑着说:“我是一名护士,更是一名党员,冲锋陷阵理所当然是党员先上。”身形娇小的她,散发着无穷的能量。

主动要求支援前线的徐柳,是儿科医院新生儿科的专科护士。开舱的第二天,气温高达30℃,因为当天要收60组亲子家庭共120名患者,所以儿童床和成人床必须按时就位。徐柳护士二话不说,穿上厚重的防护服扎进病房里统筹、调拨、清点、整理床单位,跑上跑下几十次之多,还要跟着库房师傅运送被服。直到累得大喘气呕吐后,才在同伴的搀扶下出仓休息。“事情还没做完,就给大家添麻烦了。”鼻子已经被口罩磨破了的她,心生愧意。第二天,她又坚持进舱,和同事们继续开展患儿照护工作。

进驻仁济南院的31名儿科医院护士,每一个人身上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故事,譬如程婕和秦亚楠第一天就在酒店里把自己的一头秀发剪短,沈如意害怕妈妈担心,至今没有告诉妈妈自己到定点医院一线战疫......来自医院不同科室的她们,平日里常常只是打个照面,因为支援一线战疫,她们聚在一起,是同事、是战友、是朋友、是家人,共同守护儿童生命,用行动彰显儿科精神。

最让卢梦佳难忘的是,进舱后没多久遇到一个亲子家庭,在她给宝宝测完体温和生命体征后,一旁的妈妈突然向她鞠躬,感谢对她们的照顾,也体谅医护人员的辛苦和不易。突如其来的举动,让卢梦佳有点受宠若惊,她当即将这位妈妈扶起身。“这着实感动到我了,因为大家点点滴滴的付出,我们的患者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 卢梦佳眼眶湿润了,她坚信,大家一起努力,如常的生活定会如常归来!

“自2020年初以来,无论是在医院本部,还是在公卫中心和仁济南院的儿科病房,我们的医护人员始终坚守在战疫最前线,冲锋陷阵,舍身忘我,捍卫儿童生命健康。”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党委书记徐虹表示:“当下,上海正奋力打赢疫情防控攻坚战,我们将继续发扬不畏险阻的拼搏精神,并肩作战、攻坚克难,用实际行动守‘沪’人民生命健康,践行一切为了孩子的儿科精神!”

制图:实习编辑:责任编辑:陈琳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