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文

东一号楼:中国现代医学教育的培养皿

作者:李斯嘉摄影:来源:复旦人发布时间:2017-10-22

有了些许年岁的建筑物,外立面上常常攀援着绵绵密密的爬山虎,这些木质藤本植物是建筑的华发,没人能说得清它是何时从砖缝里一寸一寸冒出来的,就像你永远不知道眼前人的鬓角究竟是从哪一天开始变色一样。

复旦大学枫林校区的东一号楼就是这样一幢建筑,年逾八十,见识过她年轻容颜的人渐渐远去,像你我这样的新人,只能在阳光下瞥见她不再光洁的红色砖石表面和浓密葱茏的绿色鬓角。好在,迟暮的建筑也自有其风华,爱她的人总会对她说:“与你年轻时的面貌相比,我更爱你现在历遍沧桑的面容。”

如今的东一号楼被列为上海市优秀历史建筑。“汉白玉栏杆、红柱、金黄色琉璃瓦歇山顶。檐下架上,施传统彩画图案。屋脊兽纹等,颇显中国明清宫殿建筑特色。”浓郁的中式复古风格是人们对她的第一印象,当然,这是肉眼看到的皮相,骨子里是极为现代的钢筋混凝土结构,如此表里,与中国人自行创立的第一所公办医学院倒是相衬的。

说起东一号楼,绕不过颜福庆。他是第一个获得耶鲁大学医学博士学位的亚洲人,学成归国后,促成雅礼会(作者注:又称Yale-in-China,由三个耶鲁毕业生发起的医学传播计划,要求参与者带着基督传教精神到中国内地传播西方医学知识,推广医学教育等教育)与湖南育群学会合作,于1914年在长沙创立了中国第一所中外合办医学院——湘雅医学院,并任首任院长。1927年,又赴具有教会背景的北京协和医学院任副院长,是协和较早聘请的华人正教授之一。

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组建国立第四中山大学,下设医学院,医学教育经验丰厚的颜福庆受命担任院长。他辞去协和医学院职务,赴上海吴淞筹建医学院。学院于同年开学,教师仅9人,学生29人。建院初期,名称随大学校名一再更改,先后更名为“江苏大学医学院”“国立中央大学医学院”,海格路(今华山路)上的中华红十字会总医院(今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为医学院的教学医院。

1932年1月,一·二八淞沪抗战爆发,医学院吴淞校舍被日寇炸毁,师生只得暂时栖身于红十字学会总医院内临时搭建的校舍复课。同年,教育部决定将国立中央大学医学院分拆为独立建制,遂正式定名为“国立上海医学院”,颜福庆继续任院长,“上医”诞生。

对于学校的建设与定位,颜福庆有自己的清晰主张:提倡公医制,强调公共卫生,预防为主,为人群服务,反对私人开业和追求个人名利。此办学宗旨从黄炎培先生为上医所作校歌歌词中可见一斑:“人生意义何在乎?为人群服务!服务价值何在乎?为人群灭除病苦……”

早在吴淞校址办学时,学生实习须得在市郊和海格路的教学医院之间往返奔波,颇为舟车劳顿所苦,如今校舍虽于教学医院近旁,然而随着办学规模扩大日渐捉襟见肘,不是长久之计,寻觅新址迫在眉睫,且需将附属教学医院的筹建一并考虑在内。当然,颜福庆心里有更大蓝图,彼时,“而以上海一隅,五方杂处,为世界第六之大都,人口有二百七十五万以上,疾疠丛生,不堪设想。当供不应求之际,殊乏规模较大之医院,可以收容病人,分科疗治,以救危急……”,他希望以上海医学院为中心,由附属医院、药学院、公共卫生学院、护士学校等共同组成集医疗、教学、科研为一体的上海医事中心,为更大的人群服务。

1933年,颜福庆发起筹建上海医学院新校舍和中山医院的倡议,选址上,他强调要方便学生到医院实习,同时考虑将来扩充的可能,附属医院还应接近人口繁盛区,以便收入能自给。最初,原计划在美国洛克菲勒基金董事会捐赠的劳神父路(今建国东路)一带新建校舍,遭到法租界公董局的否决,几经周折,终于在与法租界隔浜相望的枫林桥畔征得土地100余亩,于是有了后来的枫林校址。

1937年,上海医学院新校舍及附属中山医院双双落成。新校舍最初被称为“老大楼”,后来校区扩大至东安路西侧,这幢位于东侧的老大楼又得名“东一号楼”;作为姊妹楼的中山医院门诊楼今天称为中山医院三号楼,谈到这幢建筑,则是另一个故事了,不再赘述。当年4月,学校举行新校舍暨中山医院开幕典礼,佳宾云集,行政院院长孔祥熙、宋霭龄夫妇,卫生署长刘瑞恒、中华医学会创始人伍连德、淞沪警备司令部司令杨虎、中央银行副总裁陈行、海上闻人杜月笙、画家刘海粟等数千名流共襄盛会,见证颜福庆上海医事中心梦想的落地。

如开篇所描述,这幢建筑为典型的折衷主义风格,中西合璧,西式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为体,饰以雕梁画栋、红色列柱、琉璃瓦大屋顶等中式元素。此前,国民政府公布“上海市中心区域计划”,在江湾开辟新市区,建筑风格务求符合“中国固有之形式”,在这个指导思想下,同期落成的市府大厦、图书馆、博物馆、体育场等市政建筑皆与东一号楼风格近似,成为上世纪30年代中国建筑界“中国古典复兴”思潮的缩影。

说回东一号楼,作为国字号医学院的校舍,以“中国固有之形式”,欲图承载现代医学教育之理念,其开辟的空间自然令人浮想联翩。楼体成“凹”字型,分中部和东、西两翼等三部分,中部四层,最初落成时,解剖学、病理学、生物学、药理学、生理学、细菌学、寄生生物学等基础医学学科教研室以及公共卫生科教研室、教室、图书室、大礼堂、学院办公室乃至女生宿舍均分布其间,五脏俱全。英文《大陆报》报道:“无论其规模、设施,还是美仑美奂的建筑群楼,堪与世界著名医学院相媲美。”参加开幕仪式的嘉宾们不知是否料得到,这幢伸展双翼的建筑竟载着年轻的上海医学院一飞冲天,成为中国顶尖医学院?

事实如此。20年后,成立不久的新中国进行全国院校教授等级评定,上海医学院共有16人获得一级教授职称,为全国医学院之首。世事流转,惊起回头,如今已是上医90年,东一号楼80年,上述生物学、生理学、细菌学、寄生生物学等以机理研究为主的医学基础学科和药理科、公共卫生科等由此巨型培养皿中长出,逐一分蘖于松德堂、七号楼、九号楼、法医楼、明道楼等各处新鲜土壤之中,又长出了新的枝干来,如此枝繁叶茂,厥有今日之上医。

与此同时,解剖学、病理学等以形态学为基础的学科则将自己根深蒂固地扎进了东一号楼,一年又一年,一茬又一茬,守望着这座“祖屋”。

制图:实习编辑:责任编辑: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