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快讯

亚洲首例“机器人”辅助成人-幼儿活体供肝移植手术在中山医院取得成功

作者:摄影:来源:发布时间:2014-03-21

今年31岁的80后妈妈小杨(化名)在本院外科大楼的移植病房忙来忙去,“丈夫在办出院手续了,我给宝贝儿子乐乐(化名)喂点吃的。”神采奕奕的小杨怎么看也不像是上周刚刚做过肝移植手术的“病人”,她做肝移植手术是为了捐肝拯救自己20个月大的宝宝。当记者问妈妈小杨怕不怕取肝手术时,小杨十分得意地说:“不怕,感觉就和剖腹产差不多,伤口也不太疼,而且伤口很隐蔽,以后去沙滩度假也不用担心。”

之所以恢复得如此神速,得归功于本院院长、肝外科樊嘉教授领衔的肝移植团队利用目前微创外科领域最先进的“机器人”辅助外科手术系统完成了整个“活体获取供肝”手术,同时创造了亚洲首例“机器人”辅助成人-幼儿活体供肝移植手术的历史纪录。

乐乐出生50天黄疸不退,在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检查后确诊为先天性胆道闭锁,术前总胆红素达到了140umol/L,脸色蜡黄,并且乐乐的肝脏纤维化程度已十分严重,还伴有肝脏先天性肥大,压迫内脏,医生建议立即转到中山医院进行肝移植手术治疗。幸运的是乐乐的妈妈小杨配型成功!

樊嘉、周俭教授等肝移植团队十多位医生通过术前讨论,制定了周密的手术计划——先用“机器人”全程辅助活体获取供肝,再用传统开腹手段切除宝宝的病肝,植入供肝。

2月27日上午9点,A楼55号手术室,“机器人”已准备就绪,3个器械臂和1个摄像臂将通过患者腹部的4个约1厘米的小孔进入腹腔进行操作。樊嘉、周俭和王晓颖三位医生轮流上阵,坐在无菌区之外遥控“机器人”的巧手进行手术。活体获取供肝最难的就是将移植所需的一套动脉静脉胆管等仔细地分离出来,而这些血管胆管密布于肝脏组织,绝大多数细如发丝,主刀医生可以在控制台的目镜中看到三维高清的手术视野,而且可以将图像放大10倍以上,原本细如发丝的血管放大到像圆珠笔芯粗细,血管的分支都看得一清二楚,使医生可以做到精细解剖,减少患者的出血量,最大程度保证了供体安全。超声刀每行进一厘米,就可能伴随着手术医生几次几十次用丝线作血管结扎动作,机器人的巧手可以720度旋转更加灵活,而且还可以滤过手的自然颤动,动作更加稳定。通过10多个小时的精细操作,240克的肝脏组织终于从位于下腹部约10厘米长的“比基尼”切口中取出。

据了解,取下的肝脏约为妈妈小杨肝脏总量的20%,剩余的肝脏足够她使用;而对体重9.9公斤的宝宝而言,大小适中的供肝也不会给宝宝带来过重的负担。

深夜11点,宝宝乐乐已在手术台上安然“入睡”。本院樊嘉院长、肝外科周俭主任、邱双健副主任与儿科医院副院长郑珊教授、董岿然主任、陈功医生等组成的外科团队对宝宝施行了“切除病肝、植入供肝”手术。2月28日凌晨5点多术毕,“移植肝”即有胆汁流出。术后第二天,妈妈小杨就可以下地行走,已于术后第五天康复出院。宝宝乐乐的生命体征稳定,黄疸消失,血总胆红素降到正常范围,肝功能正明显好转。

据樊嘉教授介绍,以“机器人”为代表的微创技术正成为外科手术的一大趋势。如按传统的开腹手术取供肝,沿双侧肋缘“人”字型切口,切口总长度一般达40厘米,而利用机器人,手术切口长度极大缩短,只有传统的四分之一,这样不仅患者疼痛减少,恢复得更快,而且也更美观,患者心理上也不会那么恐惧。供者所承担的风险和痛苦减少了,那就会有更多爸爸妈妈和亲属愿意捐肝,肝移植供体的紧张情况或许会有所缓解。

据悉,2001年至今,中山医院共完成了肝移植1200多例,5年存活率80%。

3月6日,乐乐已转入儿科医院进行进一步的康复治疗,“生宝宝的时候没有给他健康,这一次肝移植我要还给他健康,谢谢医生、护士们帮我实现了这个愿望!”小杨激动地说。

制图:实习编辑:责任编辑: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