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医要闻

首届复旦 - 张江论坛在张江校区开坛

以“转化医学”促进复旦大学医学发展

作者:孙国根 史雪茹摄影:来源:上海医学院发布时间:2012-03-29

如何促进转化医学的发展,如何加强复旦大学各院系之间及其与各附属医院的合作如今显得越来越重要,为此,在大医口多位知名专家共同倡导下,由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主办,复旦大学药学院承办,上海中医药大学、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和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协办,主题为“创新助转化,医药促健康”的首届复旦-张江论坛3月16日在复旦大学张江校区举行,此标志着,复旦大学以“转化医学”推动医学发展已进入新阶段。

复旦大学药学院院长朱依谆主持论坛。

复旦大学副校长、上海医学院院长桂永浩致开幕辞,并以“转化医学:激发临床研究引擎的驱动器”为题作报告。他围绕21世纪医学研究的新动力、转化医学的发展、内容、研发过程等深层次问题阐明了自己的观点,并向与会者介绍了如何进行高校科研体制改革的想法与构思,受到与会者欢迎。他说,转化医学是近年来国际医学科学领域出现的崭新概念,转化医学致力于弥补基础实验研发与临床应用之间的鸿沟,为开发新药品、研究新的治疗方法开辟新途径。21世纪临床医学面临新的挑战,人类疾病谱发生了巨大变化,以肿瘤、心血管疾病、遗传性疾病为代表的多因素致病危险性急剧增加,用对单因素致病的传统研究方法已经无法解决疾病的诊断、治疗、预后判断、危险因素评估和预防措施的需要。如何寻找在取得同等临床疗效的前提下的最经济的诊断和治疗手段,是我们医学界面临的重大考验。人的生命现象和生命过程不可能在实验室被设计出来或重复出来,如果没有临床科学家的努力,没有临床医学的突破,任何重大疾病研究都不可能取得真正突破。目前,基础研究与临床问题解决之间存在脱节,疾病谱的转变使医疗成本大大增加,医学界面临着基础科学研究积累大量数据的意义需要解析,基础研究和药物开发及医学实践三者需要整合,这就更需要未来的医学科学研究中的自主创新主要方向应转向临床与实验室的密切结合,只有这样才能解决当今医学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如今,临床的问题解谜最终已经不能有单一专业的科学家来完成,科学需要不同技能和学科背景的专业人员紧密合作,只有多学科交叉的团队,如生物学家、工程学家、计算机专家、临床专家等密切合作,才有可能彻底揭示环境、生活方式、遗传因素、分子机制对疾病发生的相互作用。

点击查看原图

桂永浩认为,科研业绩评价机制是科研管理的根基,关系到学术质量、学科发展、队伍建设、分配与激励机制等诸多关键问题,是学校科研发展的“交通灯”、“指挥棒”,是政策导向,要遵循科学技术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客观发展规律,体现学科差异,改革科技评价体系与奖励机制,形成正确的科研导向。对基础研究成果应该依据其对学科或科技发展所起的实质性推动作用,由公认的学术组织和学术团体来评价奖励,而对技术和应用研究成果,应该考察其实际应用效果和推广情况,主要通过市场机制等来评判奖励。成立科技成果推广转化机构和在高校成立的独立法人的技术转移中心,既可以为高校规避风险提供防火墙,也可以市场化地运作,切实将科技成果推向市场。要进一步加强基础与临床的结合,进一步加强医学相关学科的结合,进一步加强医学与非医学各学科的结合,让基础研究必须为解决临床问题作为最终目标。转化医学的核心就是在从事基础科学发现的研究者和了解病人需求的医生之间建立起有效的联系,基础分子生物医学研究向最有效和最合适的疾病诊断、治疗和预防模式的转化尤其重要;转化医学的目的就是为了打破基础医学与药物研发、临床医学之间固有的屏障,建立起直接关联,快速找到从实验室到病床的方法,也就是说,把基础研究获得的知识、成果快速转化为临床上能够运用的治疗新方法

上海中医药大学陈凯先院士作题为“化药创制:从大国走向强国”的专题报告,他以翔实的数据和精辟的分析,阐述了中国在化药创制方面,应该如何从一个大国走向强国。他主张我国新药研究根据国际发展态势和国内实际情况,应在自主创新方面实施“三步走”战略,要使我国生物医药产业达到自主创新的目标,第一步为积累阶段,即从90年代后半期到2010年初步建立自主创新体系的框架和雏型;第二步为崛起阶段,即从2010至 2015年,我国药物研发的创新能力与水平有望居于国际新药研发“第二方阵”的领先地位,领先印度、韩国等国家;第三步为跨越阶段,即到2020年我国创新药物研发的能力与水平争取进入或接近国际新药研发的“第一方阵”,在国际先进行列中占有一席之地

国家新药筛选中心的王明伟研究员,药学院、上海医学院和各附属医院专家学者朱依谆教授、瞿涤教授、钟春玖教授、王明贵教授、徐丛剑教授等分别结合各自课题组新药研发的经历,围绕转化医学建设,就基础研究的高科技成果如何向临床医疗实践与产业化发展转化作精彩报告,获得与会者关注和好评。

论坛闭幕后,桂永浩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参加会议的复旦大学大医口的师生与附属医院的工作人员在论坛上提问踊跃,与各位专家进行互动讨论,现场气氛热烈。为了促进复旦大学大医口各单位之间的联系与合作,今后复旦-张江论坛将以“系列论坛”的形式,长期举办下去,拟每年举办一次。

制图:实习编辑:责任编辑: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