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医要闻

调结构 聚人心 谋发展

校领导与医科教师见面会在枫林校区举行

作者:孙国根摄影:来源:发布时间:2011-11-10

以“调结构、聚人心、谋发展”为主题的校领导与医科教师见面会于7月12日下午在枫林校区举行,复旦大学副校长兼新任上海医学院院长桂永浩的任职感想和杨玉良校长的医学教育管理与改革思路的讲话引起与会者高度关注和好评,并评价这次见面会是一个催人奋进和凝聚人心的动员大会。

来自医学相关各单位党政负责人,学术、学位、教学指导委员会成员,各职能部处负责人、副高以上人员,以及原上海医科大学党政领导近300人出席见面会。

见面会上,桂永浩副校长首先发表了主题为“调结构、聚人心、谋发展”的任职感想。他真诚地说:“今天站在这个讲台上,我为要达到的目标感到责任重大,为被委任的重担而感压力巨大,更为自己的能力和阅历不足而感到谦卑。我感激大家对我的信任和支持,感谢王卫平常务副校长和冯晓源副校长为复旦医科和上海医学院多年来所做出的贡献。在我近期的调研工作中,我感到了蕴藏在广大教师干部中的对上海医学院发展的永不淡去的期盼,对上医在中国医学发展历史的地位和贡献的自豪和对在新世纪复旦医学在中国医学发展中的地位下滑的深深的担忧,我坚信,这可能就是历史发展的阶段中,我们这代人所必需承担的责任,责无旁贷”。

桂永浩副校长向与会者宣布了学校关于医学教育管理架构的改革方案:新组建的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将承担起覆盖完整的医学学科(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药学、护理学)、附属医院、生物医学研究院、脑科学研究院、放射医学研究所和实验动物科学部等的协调和管理,并宣布新的上海医学院组建完成后,原来的上海医学院将转型为基础医学院的管理机构。

提出“大医口”战略部署是在认真总结两校合并十年来的经验与教训,顺应医学发展的客观规律,进一步加强医学各学科互相连接、进一步坚强基础与临床的结合的重要决策。桂永浩副校长强调,实施大医口管理框架的目的是为了促进医学学科之间的资源共享和整合,推动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的结合,提升资源利用率、人才培养能力和协同创新能力。核心就是“整合和协同”。他认为达到这一目标的关键因素有两个,一是行政管理团队的理念和作为,二是来之广大老师、学术骨干、研究团队的发自内心的整合和协同需求。为此,他要求新上海医学院的行政管理团队必须形成“重心下沉、民主决策、快速反应”的工作作风。

桂永浩副校长强调,上医与复旦两校合并已十年。复旦大学在向世界一流大学行列前进的历史时期,作为综合性大学中的医学院,上医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因为在拥有医学院的世界一流的综合性大学,必定有着世界一流的医学院,世界一流的上海医学院的建设成功就是复旦大学建设发展的最大成功之一。他指出,杨校长代表学校党政领导,多次强调了在十二五和“985工程”三期重要建设阶段,复旦医学的体制、机制改革对促进医学学科的快速发展对学校长远发展的重要性,也是核心的任务之一。他表示,对新一轮上海医学院的改革和发展能得到全校师生和干部群众的支持充满信心。他认为,在中国,合并后的综合性大学办好医学院没有现成的模式,复旦大学在总结了合并的经历,根据广大医学专家教授、老领导老同志和关心学校发展的校友的意见和建议,提出了“大医口”的组织框架和管理路线图,我们应该给这种变革一个机会,并在运行中不断调整完善,拿出应有的智慧,大局为重,精心设计,稳步推进。

桂永浩副校长对即将组建的新上海医学院的行政领导班子提出了期望:要充分体现对大医口各部门的包容性,班子要精简实干,实行高效运行模式,通过类似院务委员会或联席会议的形式与医学院管理对接,对大医学口的重大行政事项的决策,充分保证所有医学学科部门都有参与权和话语权,并承担应有的责任。根据专家治学、民主办校的原则,新上海医学院将紧紧依靠学术、学位评定和教学指导三个委员会的作用,形成协商、行政、审议三位一体、各司其职的高效管理体系。已经成立的五个行政管理办公室,是整个医学教育管理体系的一部分。作为新上海医学院框架的操作性机构,其使命不是向原医科各院系研究机构收权,形成新的集权,而是依据学校的授权,把从学校层面赋予的在教学、科研、队伍建设、学生管理、国际交流和经费使用等方面的一定的自主权运行好,为医科各单位提供一个更加高效、通畅、充满活力的行政平台。在这些机构完成的行政程序,不应该在更高的层面被重复。

桂永浩副校长说,在附属医院纳入大医口的管理框架内后,上海医学院将更加聚焦在确保附属医院是否能高质量完成教学、科研任务,提升医务人员从事临床教学科研的积极性以及临床实践基地建设和高水平教学科研队伍建设等方面。依据行政程序出新政、出新招,加强宏观指导和管理。以做好服务为宗旨给予各医院医疗事业发展所需的学校层面的支持和帮助,特别是与地方和中央政府部门的沟通和协商,并再次重申,附属医院的独立法人的治理结构将受到更加的尊重和保护。并强调了附属医院在培养高层次医学人才、促进医学学术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桂永浩副校长引用上医老校长颜福庆的话:“医院和医学院是鱼水关系,没有教学医院的医学院是办不成的”。

在谈到人才队伍建设时,桂永浩副校长强调,要制止医学教育的质量下滑、改变医学学科竞争力软弱的局面,人才队伍建设是重中之重。要加大投入,注重引进与内部培育想结合,重视和加强基础学科的人才队伍建设,在转化研究已成为21世纪临床研究的驱动器的今天,基础医学研究能否为回答临床重大问题作出贡献,将是判断基础医学建设成果的重要指标。在大医口的框架下,如果我们能构建医学学科内联的态势,再铺设与非医学学科外延的通道,复旦医学学科必定在“高原稳固,高峰矗立”的长远目标上有坚实的进步。如果我们墨守陈规、维护狭小利益、延迟引起个别人人不悦的决定的实施,我们就有可能犯大错。

桂永浩副校长认为,在如何培养医学生的问题上,核心仍然是教师队伍的建设。他期待学校给予新上海医学院以更加宽松的人事、经费的调配职能,在人事聘用,教师评估体系和奖酬体系开展探索试点,为打造一支优秀教师队伍和吸引最好的热爱医学的优秀学生积累经验。

杨玉良校长在讲话中以令人信服的数据和事实,比较了复旦大学与我国其他大学、复旦大学与国外大学的优势和劣势,以及国内外相关权威专家对复旦大学和其他大学的比较和分析。他强调,一所有医学院的大学,如果想成为世界一流大学,首先它的医学院必须是世界一流的,否则就是一句空话,没有一流的医学院就没有一流的复旦大学。学校应该为上医的发展营造一个相当好的环境。

杨校长强调,新上海医学院要抓住机遇,尽快落实已经决定的管理体制。为了上医的发展,学校也将尽快搭建新的大医学院的领导班子,希望大家把它看作是医学发展上的一个重要的机遇。新上海医学院各办公室是大医口运行的最基本的行政力量,十分重要,必须尽快进入完全、完整的工作状态,不要再等,等是等不来什么东西的,只有赶快进入工作状态,才会找出衔接上可能存在的问题。大医口的统筹管理更强调医口与各个院系之间要大力发扬相互协作的精神。学校应进一步赋予大医口更多的独立行政管理权,包括人事、岗位聘任、职称评审、人才引进等,更好、更快的提升大医口在医学教育、科研和学科建设管理方面的权威性、决策力和执行力。

见面会的最后,与会者围绕医学人才队伍建设、枫林校区空间资源如何合理配置等热门话题与杨校长进行了现场交流与对话。

制图:实习编辑:责任编辑: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