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这位复旦上医学子七获国奖!

发布者:李雪娇发布时间:2024-05-20浏览次数:11

编者按:日前,《人民日报》刊发2022—2023学年度研究生,国家奖学金获奖学生代表名单,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2020级内科学(心血管病学)专业博士研究生胡亦清上榜,从本科到博士,他先后7次获得国家奖学金,获得2023年度上海市青年五四奖章,发表SCI论文13篇,申请3项专利,是什么让他“霸榜”国奖、成果丰硕?

拿下7次国奖,秘诀只有三个词

早上6点起床,早饭后,胡亦清要么去实验室,提前准备实验;要么整理分析实验数据,然后8点上手术台,手术空隙,在手术休息室撰写手术报告,处理学生工作和实验数据,常常到晚上1112点。赶上做一些时间跨度较长的实验,胡亦清下手术台后,还要回实验室,忙完常常已是凌晨23点。

这是胡亦清稀松平常的一天。无数个披星戴月的日子,汇成他斩获7次国奖的成长之路。

七获国奖的密码,胡亦清用三个词来概括:劳逸结合、注重效率、不怕麻烦。

胡亦清参与科普活动(左二:胡亦清)

科研是博士生的核心任务之一。每天,胡亦清投入大量时间在科研和临床上,与各种实验仪器、数据打交道,与手术台交手。此外,他还参加学生工作,在社会实践、科普防治等志愿服务中锻炼综合能力。

如何做好这些事情?离不开高度的专注力和执行力。本科已连获5次国奖的胡亦清,早就学会使用整块和零散的时间。他会抽出整块时间“泡”在实验室,也会在零碎时间进行思路整理、知识学习,圈出存疑的地方,用碎片化时间去弄明白。

“对刚接触科研的人来说,有学不懂、学不明白的时候。怎么办?不妨多跟老师沟通,学会劳逸结合,放松十几分钟,再回过头来看,思路会灵活些。”胡亦清说。

强化记忆是胡亦清提高效率的一大“法宝”。他会找出适合自己的、易理解的方式,把知识点吃透,每隔一段时间将知识点串联起来理解,并形成图形化、结构化的记忆模式。

胡亦清在学术会议上发言

还有一个重要的秘诀是:不怕麻烦。胡亦清说,不论是科研临床,还是各类活动,都要一步一步稳扎稳打。“很多时候,你可能对某个点不了解,如果似懂非懂放过它,等到后面某个阶段卡住,需要查更多的网站,看更多的文献,重复放弃的路。”胡亦清采用“刨根问底”学习法,完全掌握后,再强化记忆。

每天,胡亦清还散步30-60分钟,看看肇家浜路的夜景,放松思绪。如果时间宽裕,也会前往复旦枫林校区的泳池游泳。

科研临床、社会实践、运动……他用自律的脚步,走在“霸榜”国奖的路上。

坚持学科交叉,临床、科研“两条腿”

学医,是胡亦清的理想,“喜欢在临床一线接触病人,了解病情,探索目前临床诊疗的需求与痛点”。

大学三年级,在《诊断学》这门课程的学习过程中,胡亦清去医院病房实习,问诊的第一位病人是位被诊断为淀粉样变心肌病的老奶奶。“如果没有你们,我早就不在了。”老奶奶半卧在病床上,对身穿白大褂的胡亦清和医生们说。

“那一幕至今还历历在目,内心交织感动和触动。”“目前医学上许多药物治疗的效果不够,真正能治愈的很少。”感叹还有很长一段医学路要走,胡亦清决定攻读博士。

直博入学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心内科后,胡亦清师从心血管病学专家葛均波院士。导师葛均波对学生要求:“未来想在临床方面做工作的,在做科研的同时必须提前深入到临床中学习。”

胡亦清在参与冠心病介入手术

临床科研这条路难走,需要完成从临床问题到基础研究再到临床应用的闭环。葛均波院士从临床出发,研制出全国首款具有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的雷帕霉素洗脱生物可吸收支架——XINSORB支架,大大降低支架治疗的技术门槛和费用,整整走了15年。“我的科研一定是从临床需求出发,最终回到临床应用中。在这期间可能需要我去掌握‘医疗、产学研、预防科普’等方面的知识。”从临床医生成长为有温度的、有人文情怀和深厚历史底蕴的临床科学家,是胡亦清努力的方向。

在临床上,除了导师,胡亦清还常常跟着带教老师陆浩副主任医师一起做手术、上门诊。一次,遇到一个从外地转诊来上海求医的病人,陆浩教授带着胡亦清对其进行冠心病介入手术。对陆浩来说,这其实是一台并不难的手术。放好支架、疏通完血管后,他在谈话室告诉病人家属,“手术已经做好了,病变给你打通了”。病人家属瞬间泣不成声。“这类难度的手术,陆老师在职业生涯中遇到多次。家属的肯定是他不断向前的动力,对我们来说也是如此。”

“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在医院里“泡”久了后,胡亦清真正感受到这句话的分量。“一位老师曾分享,去病房进行体格检查,用听诊器听听心肺,触诊一下心脏或腹部,病人对他说,‘感觉医生您一弄我就好啦’。这就是安慰的力量。”

深入临床一线的胡亦清,参与临床诊治、协助完成冠心病介入手术近400台。他依然期待去临床,“去临床了解病人情况时,你会看到自己的局限和努力的方向。激励自己在科研上更加努力。”

作为科研型博士,胡亦清花费大量时间投入到学术研究中,常常是下了手术台就赶跑回到实验室做实验。做实验,十次有八九次都是失败,从深夜到破晓的中山医院,他都曾见过。

博士前期学习阶段,当看到别人科研进度飞快时,胡亦清难免也会有迷茫。“别人的成果可能已经出来了,我还在匍匐前行。”一场论坛的邂逅让他破除迷雾。“复旦大学‘十大医务青年’交流论坛有一期主题是《如何破除青春迷茫》,分享嘉宾提到:‘人生的每个阶段都会有对未来的看法,或多或少都会有迷茫,而迷茫本身就是一种方向,证明了你在不断地探索、前进。’我意识到,要保持自己的步伐与节奏不被打乱。正如复旦校训所启示的,只有广博地摄取学识,才能笃定自己的志向;只有循着方向不断地探索求知,才能明白脚下的路在何方。路虽远,行则将至。”

一步一步稳扎稳打,胡亦清在心血管病学研究中突破发现新知的壁障,于Signal Transduction and Targeted Therapy(注:《信号转导与靶向治疗》杂志),European Heart Journal( 注:《欧洲心脏病学杂志》),Science Bulletin(注:《科学通报》杂志),Trends in Molecular Medicine(注:《分子医学趋势》杂志)等发表SCI论文 13篇,其中第一/共一SCI论文8篇。其中既有基础科研方向,也有临床观察性研究的文章,还有关于临床科研与数据相结合的观点性文章。

利用复旦上医大数据平台,胡亦清正尝试整合人口学特征、临床表现、生物标志组学、影像组学、基因组学等泛组学数据,实现基于AI for Science的心血管疾病研究和诊疗模式开发,跨过学科专业的沟壑,在临床和科研中做“卓越而有趣”的事业。基于临床痛点问题和病人实际需求,他申请实用新型专利 1项(授权),国家发明专利2项(在审)。

谈及未来规划,他说,“如何怀揣质朴纯净的人文情愫和坚毅温暖的初心信仰,从临床角度出发,实现临床转化,为人群服务,致力于‘from doctors,by researchers/engineers,for patients’,将是我一直努力的方向。悬壶济世,站在生命的首端和尾端,似乎能看得更清晰、更从容。”

Baidu
map